24小时购墓热线

400-099-9038
  • {{searchItem.name}} {{getArea(searchItem.region-1)}}
首页>殡葬百科>文章列表>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丧葬习俗

Jan 29, 2021 9:36:59 AM 作者: 来源:善唯买墓网 分类:殡葬习俗 浏览次数:130

秦之先起于西北,最早活动在今甘肃省东部,后来逐渐东徙,与周人发生频繁接触。秦襄公时受周封始列为诸侯,进入汧渭岐沣地区,从此开始了对关中地区的经营。春秋时位列五霸,战国时又成为七雄之一,并进而统一了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大秦帝国。

 

春秋战国时期秦人的丧葬习俗与中原地区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盛行屈肢葬式

屈肢葬在秦国十分盛行。据考古资料表明,陕西境内除凤翔外,宝鸡地区的阳平、福临堡、茹家庄、李家崖、034工地、084工地、姜城堡,户县电厂,西安的半坡、东十里铺、西北第一印染厂、咸阳黄家沟、长安沣西、大荔朝邑、耀县等地,都曾发现这一葬式,其中尤以宝鸡地区最为集中。

秦国的屈肢葬以“蜷屈特甚”为特色,无论殉人或屈肢葬者,其下肢的蜷屈都在30° ~90°之间。从其形式来看,秦国常用的屈肢葬方法有仰身屈肢、侧身屈肢、蹲踞等。

值得注意的是,春秋时期的秦国还出现了少量独立的屈肢葬者。到战国中晚期,这种独立的屈肢葬者,在秦国更是占有绝对优势。这与过去屈肢葬多系殉奴的现象相比,表明采用这种葬式的死者身份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奴隶在从军之后已从最下贱的社会地位中解脱出来,它意味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建立。

战国时期屈肢葬的屈肢程度存在着两种形式:一是蜷屈较轻的流行于三晋等地。其屈肢的程度比之以前要轻微得多,姿势亦较自然。如中原地区的屈肢葬,胫骨和股骨间的夹角均大于45°,一般在90°~135°之间,170°左右的也不罕见。上村岭o国墓地、后川战国墓地、洛阳中州路东周墓的屈肢葬便是很好的例证。一种是蹉屈特甚的秦国屈肢葬,流行于陕西和甘肃等地,并随秦国武装部队驻防于新设的郡县而在战国中晚期进人中原。

(二)独特的墓葬形制

春秋战国时期秦人的墓葬形制颇具特点。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除边远地区外,土洞墓最早见于关中秦墓中。最初的土洞墓应是半坡秦墓的Ⅰ式,即在竖穴墓道的长侧边向里挖横置墓室。由于这种形式的土洞墓容易塌陷,此后又相继出现了Ⅱ式和Ⅲ式。Ⅱ式是在竖穴墓道的长侧边向里掏纵深长墓室;Ⅲ式是在竖穴墓道的一端向里挖纵深的狭长墓室。这些土洞墓往往还带有放置随葬器物的小壁龛,墓道比墓室为宽大。

从这些叙述中,我们也可看出这一时期秦墓在随葬器物的组合和器形以及人殉等丧葬习俗中,都具有独特的风格。

 

 


环境:
交通:
服务:
地形:
内容:

微信公众号

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