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购墓热线

400-099-9038
  • {{searchItem.name}} {{getArea(searchItem.region-1)}}
首页>殡葬百科>文章列表>

甘肃平凉汉族葬俗,地势虽偏僻仪式不减

Aug 5, 2020 11:55:07 AM 作者: 来源:善唯买墓网 分类:殡葬习俗 浏览次数:115

在陕甘宁交界的“金三角”地带,有一座号称“陇上旱码头”的重镇,它就是有“西出长安第一城”之称的平凉市。

平凉市位于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地带,辖区东接陕西咸阳,西邻定西、白银,南与宝鸡、天水相连,北邻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是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平凉因前秦王苻坚在此厉兵秣马欲平定前凉而得名。

当地老人的葬礼

平凉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20-3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活跃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可以说是先民们在黄河中上游重要的繁衍生息地。早在3000多年前,周人祖先曾在泾河流域创造了先进的农耕文化,开启了人类农业文明的曙光。

平凉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世代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既是厚重历史的传承者,又是绚烂文化的发扬者。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凉传统丧葬习俗和其他地区汉族葬俗多有类似,但也有不少细微上的差别。

在平凉一带的葬俗中,老人去世称“过世”、“去世”或“谢世”。年龄大的老人去世,称“白喜事”,也即为去世老人办的丧事。当地老人的葬礼,大致要经历送终、停灵、守灵、报丧、戴孝、出殡等环节,接下来一起看一下。

为去世老人办的丧事

其一、送终:老人病危的时候,亲戚朋友知道的或不知道的,都会相互传达信息。说“某某可能就在这几天”,亲属得到消息后,都会带礼物前去探视,以期给老人见上最后一面。见面时多数吉祥宽慰的话,诸如“这几天气色好多啦”,“注意饮食慢慢会好起来的”等。如果有子女在外务工者,接到父母病危的消息后,要星夜往家赶,力争在老人断气之前赶到。

其二、入殓:老人状况不好的时候,子女要为其净身穿衣,也即人们常说的为老人穿寿衣。穿寿衣的讲究比较多,诸如寿衣必须穿单、材质不能是缎、寿鞋要放到最后穿(老人咽气后穿,以便老人穿上新鞋上路)等,这里不再一一累述。

其三、停灵:老人净身穿衣完毕,要把尸体放在灵堂内,这在当地称作“停尸”,停尸时要以纸钱覆面,接着上香、焚烧纸钱、点长明灯,子女大哭。大哭一方面传达信息,表示家中有人“过世”了,另一方便表达对亲情的难以割舍。

家中有人“过世”了"

其四、守灵:守灵也叫“守夜”,也即生者对死者的最后陪伴。据说人在去世后的第三天,逝者亡魂会回家看亲人最后一眼,以了却心中的那份牵挂。守灵多数是子女为父母守灵,如果子女比较少(独生子女家庭),逝者直系亲属(兄弟姐妹、丈夫等)也可参与守灵。

其五、报丧:停灵仪式结束后,族里德高望重的老人陪同孝子,到村里各家磕头报丧。同时安排两名得力的人手,前往娘舅家“请外家”。“外家”得到消息后,须带上礼品至丧家吊唁。“外家”到丧家门口时,孝子需跪地迎接,聆听“外家”对葬礼的要求。

其六、戴孝:戴孝也称“破孝”,即孝男、孝女穿孝衣、戴孝帽。富裕人家的葬礼,孝子、长孙都要穿长孝,其余侄子辈、孙子辈戴短孝。孝女有戴长孝的,有穿孝衫的,长孝、孝衫均要腰系麻绳,俗称“披麻戴孝”。

送葬

其七、出殡:出殡在当地也称“送葬”,送葬时前来帮忙的村里人,手拿花圈、纸扎等在前开路,孝子拿着阴魂伞扶柩痛哭前行。家庭条件好的人家,会用白布牵引灵柩,这在当地称为“扯阡”。送葬结束后,丧家要请亲友“吃丧饭”。

其八、攒三:攒三在出殡后的第三天举行,这天子女要到坟地举行添土活动,同时要举行烧纸钱祭奠仪式。攒三在中部地区葬礼上叫“圆坟”,也即将出殡当日垒起的坟头进行修整,并举行祭拜仪式,攒三结束后家人就可以跟逝者进行“交流”了。

其九、忏七:从死者出殡当日算起,每七日为一个七,逢七要举行悼念仪式。忏七分头七、三七、五七,仪式多有出嫁的女儿操办。

其十、念百天和三周年:死者下葬第100天举行的悼念活动称为“念百天”。周年即死者去世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举行的悼念活动。第三个周年孝子要除孝服,也称“换孝”。三周年过后基本无重大祭祀活动,只在逢年过节(除夕、清明等)的时候,子女才上坟祭祖。

本文由善唯买墓网整理并发布,如有侵权请告知。

环境:
交通:
服务:
地形:
内容:

微信公众号

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